最新公告:
新闻中心
最是情深岁寒时—刘奇葆莅巴调研纪实
来源:本站编辑 阅读:10882 时间:2010-01-04 19:33

2009年12月30日至3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带着对老区发展的无限牵挂和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率省委副书记李崇禧,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陈光志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风尘仆仆莅临巴中慰问调研。



2009年12月3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在巴期间,刘奇葆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市委副书记、市长蒲波等陪同下深入南江、巴州区,入企业、进农家、到基地,在龙头企业、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建设工地了解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大交通建设情况,并亲切看望慰问了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向老区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省委书记亲民务实的风范深深地铭刻在老区人民心中;省委书记沿途所留下的加快巴中发展的宝贵指示如春风化雨,给400万巴中人民巨大的鼓舞;省委书记对巴中革命老区大交通的关怀和厚爱,深深铭刻在400万老区人民的心中。

“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

巴中的大交通即将形成,农村产业发展如何?是省委书记刘奇葆此次视察的重点。

31日一早,刘奇葆来到位于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的开泰生猪扩繁场了解扩繁场带动农户规模化养猪、增加收入的情况。

开泰生猪扩繁场是由本村回乡创业青年何显飞带领16名畜牧科技人员以资金和技术、18户农户流转土地120亩折价入股兴建。极目远眺,错落有致的十多幢“猪别墅”布于山下。

看到省委书记到来,何显飞迎上去介绍说,扩繁场目前采取的是“猪—沼—菜”循环养殖模式,建设起了无公害生猪养殖示范基地。

“扩繁场年出栏肉猪多少头?”刘奇葆关切地问道。

“扩繁场目前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建成2个二级扩繁场,3个仔猪繁殖场,圈舍4万余平方米,存栏能繁母猪2300余头,年出栏优质肉猪4.5万余头,年产值达到5000余万元。”何显飞回答。

“目前,你带动了多少农户?”

“我们采取了寄养方式,与325户贫困农户签订寄养合同。”

“养一头猪,有多少钱可赚?代养积极性高吗?”

“我们实行仔猪统供、饲料统配、技术统包、肥猪统销的办法,公司按增重0.7—1元/千克的标准支付代养劳务费,户均年纯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农户的代养积极性很高。通过仔猪寄养、技术指导、保价销售等方式带动30多个村2600余农户发展养殖业,带动农民增收。”

在扩繁场生猪电视监控室,12个电视屏幕上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生猪有的吃食、有的听音乐、有的戏嬉,工人们正忙着为生猪打扫清洁……

刘奇葆一边看一边高兴地说,这才叫现代化规模养殖。

“你还有什么打算?”

“我的打算是再投资3000万元,建二级扩繁场2个,仔猪繁殖场10个,年饲养能繁母猪5000头,出栏优质生猪10万头。”

“不错,这个养殖场不错。”刘奇葆高兴地说。

扩繁场生猪电视监控室外,八幢猪舍一目了然,利用猪粪修建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管伸向远方。刘奇葆说,规模养殖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猪粪可以生产清洁能源——沼气,沼气底料还可以作有机肥料发展绿色蔬菜,蔬菜又可以用作饲料发展养殖业,这就叫循环经济。

“养鸡、养鸭吗?”刘奇葆问道。

“养鸡、养鸭是我们的传统养殖业,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养殖。”

“农户养殖有规模吗?”

“除了专业养殖场有规模外,农户家大多都是零星养殖,不成规模。”

刘奇葆听后要求,养殖业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养猪不仅要有规模养殖,还要有龙头企业,养鸡、养鸭也可以进行规模养殖。养鸡、养鸭也要培育龙头企业。要通过养殖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养殖业发展,力争使农民养殖业的收入超过种植业的收入。

“谢谢你!你为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目前,猪肉价格已经回升,祝愿你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临别时,刘奇葆握着何显飞的手祝愿道。

刘奇葆指出,做好老区扶贫工作,加快老区发展进程,要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更加注重“造血”,依托巴中丰富的资源,大力推进产业发展。要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引导和帮助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大规模,做出特色,做响品牌。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座座农家小院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条条村道路连接家家农户。如何让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是省委书记一路关心的大事。

沿着崎岖的小路,刘奇葆专程来到他的“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联系点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调研并看望村里的群众。

刘奇葆来到村民贾发华家院坝里,同围坐在温暖火盆旁的乡亲们亲切地拉起家常。

“过去,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很落后,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依然贫困。党中央非常关心革命老区的发展,号召各级干部联系基层,通过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等措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我这次从成都来就是专门调查研究并看望你们的,大家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希望听到大家的心里话。”

刘奇葆真诚的开场白打动了每一位乡亲,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村支书赵明勇告诉刘奇葆,全村辖8个组、412户、1645人,其中贫困户176户670人,是全县扶贫重点村。有村道公路10.2公里、耕地面积1320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

“村里有一条干线,有这么多林地和耕地,村里面积也这么大,这就是资源,要创造条件,把资源开发出来,把人才培养起来。”刘奇葆鼓励赵明勇说,目前尽管发展条件还很差,但比过去有很大改变。路通了,水利设施等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还有一部分村民在外打工,他们不仅致了富,而且回来还可发展生产,只要我们自力更生,村里一定会有新的发展。

“村里教育办得如何?有小学吗?”刘奇葆问。

“村小有一到四个年级,96个学生,5个教师,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赵明勇回答。

“教育一定要抓好,要把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好,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义务教育质量要提高,确保普及率达100%,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下一代。”刘奇葆殷殷嘱托。

“刘书记,我有一个问题要提。我们村道路修起这么多年,没有得到硬化,晴通雨阻,车辆通行不畅。”村民岳全志说。

“好!请省交通厅高厅长给你们解决!”

“没问题,回去后我们马上派人来。”随行的省交通厅厅长高烽回答,村民高兴地鼓起掌来。

“水利方面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刘奇葆关心地问。

“我们村水库没有发挥很好的效益,住在山上的村民饮水不方便,希望能把渠道整治一下。”村民杨绍斌说。

“要发动群众打水井和饮水池。水利问题就交给水利厅解决。”

“好!这个问题昨晚我们就与县上研究过了,马上着手解决。”省水利厅厅长冷刚回答。现场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感谢刘书记,这几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种粮有补贴,学生读书有‘两免一补’,贫困户有低保,农村用电同网同价,还有退耕还林政策,一切都是为了老百姓。”

“还有新农合。”刘奇葆补充说。

“对!新农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最高可报2.5万元呢。”杨绍斌说。

听了村民的发言,刘奇葆十分高兴。他叮嘱当地干部,老区经济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继续把道路建设、发展水利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紧抓好,为下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发展现代农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养殖业要开拓新思路,不仅养猪,还要养鸡、养鸭,要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带动产业发展。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每个地方要有1至2个龙头企业带动。还要发展劳务经济,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开展和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收入。

刘奇葆说,老百姓要过现代化的生活,要喝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创造优美的环境,就要搞一个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要大力发展沼气,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污水要处理好,垃圾要处理好,垃圾处理要实行村集中、乡收集、县处理的原则,只要污水处理好了,垃圾处理好了,村容村貌也就好起来了。农房建设也要现代化,要有川北民居风格。

刘奇葆语重心长地话语,引来阵阵热烈的掌声。寂静的山村沸腾起来。

“请刘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在省、市、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四个特别’的要求,把老百姓的事办好,把槐树村建设好,让刘书记下次再来看我们的新变化。”村支书赵明勇表示。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老区的发展,关心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正在尽力支持老区,但主要还是要靠大家,希望大家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这样就没有希望。要在外部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发扬革命老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几年后,槐树村一定会发生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刘奇葆反复嘱托。

刘奇葆指出,治贫先治愚,要将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老区加快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在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尽快普及高中教育,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让所有没有升入高中的孩子都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技能。要从困难家庭孩子开始,在革命老区逐步实现免费职业教育,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开展和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收入。

刘奇葆亲切的话语在大家心里升腾起融融暖意。在热烈的掌声中,村民与刘奇葆依依不舍地告别。

刘奇葆还察看了槐树村小二型水库维修加固情况。他要求,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革命老区扶贫增收的有效手段,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推动,集中资金支持,集中时间建设,尽快建成一批带动能力强、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的农田水利骨干项目,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修,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定要关心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新年即将到来,老区群众的生活还好吗?刘奇葆对此很是牵挂。

晨雾刚刚散尽,难得的冬日阳光洒满巴山大地。走过一段坦荡如砥的村道路,穿过一片果园,刘奇葆径直走进邹明秀家。

“大姐,家中几口人?”

听说省委书记专程来看望自己,有些不知所措的邹明秀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激动地回答道:“我家三口人,儿子在外打工,现在就我和孙子在家。”

“吃饭、穿衣有问题吗?孩子读书有困难吗?”

“吃饭、穿衣没有什么问题,孙子才5岁,现在读幼儿园,上学没有什么困难。”

“家里靠什么增收呢?”刘奇葆问得特别详细。

“家里每年靠养猪挣点钱。”

“每养头猪能挣多少钱?家中有多少土地?有多少林地?”

“每养头猪能挣100余元,每年可以赚600余元,家中有耕地1亩多,林地2亩多。”

随后刘奇葆又走进厨房打开水龙头,来到院坝察看邹明秀的住房。临别时,刘奇葆把棉被、大米和菜油送到邹明秀手中,深情地对她说:“目前槐树村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你家虽然暂时困难,也一定会好起来的。新年到了,祝愿你全家新年快乐。”

刘奇葆告诫在场的干部要时刻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关心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要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沿着高低不平的乡间土路,刘奇葆又来到贫困老支书余全清家。

“这是省委刘书记,专程来看望你。”市委书记李仲彬介绍道。

“老人家,辛苦了!你为村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我专程来看看你。”刘奇葆紧握着余全清的手。“走,去你家房屋内看看。”刘奇葆边说边拉起余全清的手,向他家房屋内走去。

这是一座普通的土木结构农房。刘奇葆搀扶着老人拾级而上,他家的后房里挂满了腊肉,余全清的老伴正坐在火炉旁烤火。

“老人家,你多大年纪了?”

“81岁了。”

“老人家,要过年了,今天我来看看你,祝你健康长寿。”刘奇葆拉着老人的手说。

刘奇葆详细询问余全清家的生活情况。当得知学大寨时期,老人就带领村民修水库、搞建设时,刘奇葆拉着余全清的手说:“今天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你们这些老党员、老干部的奉献,感谢你所作的贡献。党不会忘记老党员、老干部,希望你继续发挥作用,关心村里的发展,建设好新农村。”

刘奇葆诚挚的话语,让余全清老人倍感温暖,眼角泛起泪花。随后,刘奇葆向老人送上棉被、大米和菜油。

临别时,余全清老人拉着刘奇葆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刘奇葆指出,新年临近,要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各项工作,确保全省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尤其要深入地震灾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家中,妥善解决吃饭、保暖、过节等方面的具体困难。要精心组织货源,确保节日市场供应充足,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2009年12月3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即将竣工投入使用的巴中火车站出席乐巴铁路正式开通仪式巴中日报记者夏雨摄

“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大交通建设进程”

忘不了,2008年的一年中,省委书记刘奇葆就有三次巴中之行,至今“要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老区行路难等实际问题,下大力气破解交通难题,构建区域交通网络,发展交通物流和通道经济”的话语还回响在耳畔。特别是乐巴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刘奇葆始终牵挂着工程建设情况,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并深入乐巴铁路建设一线,帮助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确保了乐巴铁路“加快和提前”建设。

一年过去了,老区巴中的大交通全部开建,继广巴高速公路形成通车能力后,巴南高速公路、巴达高速公路、巴陕高速公路、巴达铁路相继开工。2009年12月31日,乐巴铁路正式开通。

来不及掸去一身尘土,来不及休整鞍马劳顿。简单的午饭后,刘奇葆便来到巴中火车站。

气势宏伟且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火车站站房主体工程已竣工,一列火车静静停靠在铁轨上。“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刘奇葆高兴地走进乐巴铁路建设者中间与他们亲切握手,对大家为乐巴铁路建设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现在我宣布:乐坝至巴中铁路正式开通。”中午12时40分,当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宏亮的声音在火车站响起时,礼炮齐鸣,掌声雷动,现场一片欢腾。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货运列车缓缓驶出巴中火车站。望着远去的列车,刘奇葆心中却想得更多更远,他不时停下脚步,关切地问道:“广元到巴中的火车时速能达到多少?”

“设计时速是80公里,乐坝到巴中段可以达到100公里以上。”成都铁路局局长武勇汇报说,“我们正在做升级改造规划,升级改造后,电气化机车将取代内燃机车,时速也将提高到160公里。”武勇补充汇报道。

“巴达铁路建成后,时速能达到多少?巴中到达州要坐多久?”

“时速能达到160公里,届时巴中到达州坐火车只需要1个小时。”

“巴达铁路的工期是几年?在建设中还有什么困难?巴达铁路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刘奇葆特别关心地问道。

“巴达铁路的建设工期是三年,有铁道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的信心很足,目前巴达铁路已完成设计方案,2010年将进入施工阶段。”

刘奇葆又问道:“巴中每年外出打工的民工有多少?”

“巴中每年有100余万外出民工,在不通铁路、高速公路的情况下,都是从周边市州南上北下。”市委书记李仲彬汇报说。

“乐巴铁路已经开通,今年能开民工专列吗?”

“根据铁道部的要求,我们正在作这方面的努力,力争在春节期间开通民工专列。”

刘奇葆听后动情地叮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交通不发达,什么都搞不起来。交通问题解决了,几年就翻身了。交通改变区位,交通改变环境,交通创造优势。巴中是四川交通的一个重要节点,交通是老区巴中发展的经济命脉,巴中的六路建成后,必将带动巴中的快速发展。3年后,巴中的大交通必将把这里的产业、人流、物流迅速带动起来。我们一定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让老区人民早日在家门口能南上北下。

刘奇葆指出,巴中作为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有责任把老区建设好,有责任帮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打一场革命老区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扶贫和教育为重点加强民生建设,推动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刘奇葆把加快革命老区巴中发展的殷切希望深深地播撒在这块红土地上。

随同视察的还有省委副秘书长陈永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省交通厅厅长高烽,省水利厅厅长冷刚,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何大清和我市领导熊光林、彭耀学、姚义贤、陈延荣、李晓春、李树海、潘勇、魏文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