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政策法规
中共巴中市委 巴中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意见
来源:本站编辑 阅读:3941 时间:2011-05-20 10:51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商贸园: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市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奋力加快推进我市“两地两区一中心”建设步伐,现就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对外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强对外开放是顺应发展潮流、抢抓发展机遇的客观需要,是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紧迫任务,是落实我市“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以传统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更具有导向作用、激活效应,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

当前,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发展态势日益明显,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加快,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国家、省更加重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随着交通条件的加快改善,巴中具有南联北接、承东启西、外畅内达的区位优势,土地、人力、旅游等资源条件和市场潜力等比较优势更加凸显。我市加强对外开放面临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把对外开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开阔的视野,积极适应新形势、顺应新要求、研究新情况、增添新举措,努力缩短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

对外开放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中心环节,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招大引强;坚持把承接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建好载体,强化对接,不断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根本保障,健全市场体系,搭建合作平台,优化政务服务,努力形成大开放合作格局。努力使对外开放的过程,成为转变观念、集聚力量的过程,成为整合发展资源、开拓发展空间的过程,成为培育产业、壮大企业的过程,成为助推追赶跨越、引领加快发展的过程。

二、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

“十二五”末,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招商引资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招商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30%以上,招商引资企业对GDP的贡献率20%以上。区域合作能力显著增强,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基本形成。

(一)加强区域合作。以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台港澳等地区的合作;以产业互动、优势互补为重点,加强与新疆、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合作;以产业配套、产业融合为重点,主动接受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主动融入以三大城市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把我市建成发达地区、周边大城市相关产业的配套地、产业梯级转移的承接地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的供应地。充分利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会”、“重庆经济协作区市长联席会”等重要平台,加强毗邻地区合作,促进资本、资源、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实现互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发展等信息,在生态、红色旅游及相关产业准入上,消除区域障碍,实现一体化联动发展。

(二)推动产业发展。坚持“非禁即入”,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外,所有领域都向外来投资者开放。按照“抓龙头带配套、抓重大促中小”的思路,立足产业高端、高端产业,搞好招商引资产业规划,做到“四个围绕”强化产业促进:围绕劳动密集型产业强化促进,抢抓“产业西进”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重点引进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项目,着力发展品牌商、聚集代工商、完善配套商;围绕绿色生态农、畜、林、水产业、现代中药等产业强化促进,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林产业开发、现代中药制造、食品加工业等重大项目,着力推动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有序发展林产业;围绕天然气、石灰石、钾长石等资源及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开发强化促进,重点引进天然气化工、建筑陶瓷、建筑节能材料、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着力加强非金属矿基地建设、天然气化工园区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围绕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强化促进,重点引进旅游、商贸、物流、电子信息等重大项目,加快发展旅游业。

(三)努力招大引强。重点针对成渝西、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台港澳等经济合作区,细分客户和市场,提出目标产业、目标企业,研究大产业,包装大项目,对接大企业,打造大园区,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务、电子信息等产业上沿链引进龙头,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引进一业、建成一园的目的。在“十二五”末,市本级和每个县(区)分别引进单个投资上亿元的产业项目10个以上,全市引进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等大企业落户10家以上。

三、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对外开放实效

(一)整合对外开放资源。着力构建“携手园区、联合部门、局办一体、登门促进”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实行专业化、全天候、拉网式、驻点式招商。强化驻外办事机构的招商引资职能,调整驻外办事机构的布局,驻外办事机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最主要的任务,成为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促进区域合作的前沿力量。招商、商务、外事、台办、工商联、侨联等对外开放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强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财团、大公司的联系、交流,多渠道寻找合作伙伴,促进招商项目引进。经济综合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既要直接参与招商引资,又要为招商引资做好优质服务。要借助投资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机构作用,用市场化的方式提升对外开放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二)建好园区载体。依靠产业集聚推动园区发展,依靠园区发展扩大招商引资,集中精力打造园区主导产业,形成集聚和链式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相结合,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兴文新区,实现城市、产业、人口协调互动。建立“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的园区产业规划发展格局,各个园区要突出比较优势,找准产业定位,突出一个主要产业,适度配套相关产业。增加园区用地指标,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切实抓好园区承载能力、保障能力、配套能力建设,提升园区的产业吸纳能力。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把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聚集、实现产业升级的基地,使之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龙头”。

(三)优化政务服务。积极推进“环境立市”战略,努力打造环境高地、政策高地,努力实现外来投资的“洼地效应”,为各种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创造良好条件。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着力打造诚信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调动政府资源加强对招商对象的精细化服务。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对招商项目实行“并联审批”,“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为外来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各级纪检监察、目标督查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督办落实,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的问题。

四、切实加强领导,提供对外开放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扩大对外开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理清思路,增添举措。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明确“一把手”在招商引资中的首要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市招商引资部门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督促落实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更加强烈的开放意识,自觉服从服务于对外开放大局,主动负责,尽职尽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把对外开放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精心策划宣传方案,全力做好营销巴中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招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要适应对外开放的新要求,建设一支肯学习、懂经济、善交往、事业心强的对外开放队伍。把开放意识强、善于谋划和推进对外开放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对外开放工作岗位上来,把熟悉国家产业政策、具有产业引进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吸纳到对外开放工作的的第一线。注重对外开放系统优秀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促进对外开放领域人才流动,保持对外开放人才队伍生机与活力。成立招商引资项目专家评审组,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提供决策参考。

(三)完善激励机制。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市、县(区)领导联系招商引资项目制度,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市招商引资部门是全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检查督促与目标考核。市上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对外开放、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县(区)、市级部门、重点投资企业和社会引资人。

201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