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科学普及
为国科研 舍我其谁——师昌绪
来源:本站编辑 阅读:77 时间:2024-06-06 14:55

导语: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第28468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师昌绪星”,众所周知,由于小行星命名的唯一性和永不可更改性,获得小行星命名是国际公认的殊荣。我们将通过师昌绪的故事学习“为国科研,舍我其谁”的研究精神。

战乱岁月 科学报国

1920年11月15日,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的一个“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书香之家。其伯祖父是清朝进士;父亲师克和为清朝秀才,以教书为业;其兄、弟都是职员。然而,虽有诗书传家,却难当战乱煎熬,平静的生活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改变,战乱中求生存的逃难经历激励了他中国必须要强盛起来的意识。战争爆发后,他随家人到达河南,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改名国立第一中学,在校的都是流亡学生,抗日热情很高,他们积极参加军训,组织下乡宣传抗日。194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开始了他“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我们这代人为什么爱国情结根深蒂固,因为祖国受欺辱太深。使中国强盛、强大,是我们最根本的信念。”师昌绪如是说。

赤子之心 一心归国

1948年,他远负笈、越重洋,万里横渡求学北美。“科学”与“报国”的强烈信念,浸润着他年轻的心,磨砺了他为中华民族振兴不惧难、不畏苦、不颓唐、不苟且的坚韧性格,也造就了他不计私利、一心为公的坦荡胸襟,这也成为他卓然成家、始终受人敬仰的根本。留学期间,他进入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美国三大著名矿业学院之一)学习,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获得了硕士学位,后来又到芝加哥附近的欧特丹大学,用两年半读完冶金学博士。

在美攻读博士期间,国内的北洋大学曾聘请他回国任教,他欣然同意,但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美国政府禁止所有留美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人回国,师昌绪是明令禁止回国的35名留学生之一。在此情况下,他在完成博士学业后又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在国际著名金属学家M·柯恩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他首先进行了恒温马氏体研究,还开展了“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博士后的研究结果发展为300MPa超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飞机起落架经常因为断裂韧性或冲击值不够而发生严重事故的问题。

尽管师昌绪在麻省理工学院期间,工作进行顺利,但遥远的东方土地已经翻天覆地、焕然新生,他并没有放弃回国的念头,特别是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使他倍受鼓舞。他冒着危险与留美中国学者一起积极组织争取回国活动,当时的《波士顿环球报》以通栏大标题报道“在美的中国学生要求回国”,并刊登了师昌绪等3名中国留学生的照片。

1953年初,中国留学生在费城李恒德先生的宿舍召开了一次碰头会,师昌绪先生、陈能宽先生,还有波士顿几个留学生都参加了,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谈论了回国问题并学习了从国内传来的文件。1953年夏天,由于师昌绪、李恒德先生回国心切,也实在不能忍受美国政府的限制与恐吓,因此,相约在费城不远的海洋城附近举行了一次夏令营,这一次有师昌绪、张兴黔、陈能宽夫妇、何国柱夫妇等十几个人。在夏令营期间,白天大家一起聊天,学唱当时国内正在流行的歌曲“歌唱祖国”和“白毛女”,晚饭后,则一起讨论回国对策。经过反复讨论,他们认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们被美国扣留的情况通过大使馆报告给祖国,并提供确切的证据,也迫切需要写一封联名信给周恩来总理,由可靠的信使带回祖国。同时,师昌绪先生也在寻找另外一条曲折的回国之路——去印度孟加拉工学院做研究学者,然后再申请回国。1953年11月,李恒德先生趁着去华盛顿移民局“答辩”的机会,到印度驻美大使馆做了一次试探。印度使馆秘书Rosgotra非常不满美国的做法,十分同情中国学生的处境,于是爽快地答应可以设法将李恒德先生带去的联名信带交给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并且为了签名者的人身安全对此事完全保密。

得到这一消息,师昌绪先生请费城、波士顿、芝加哥、波尔地摩四地的十几名留学生亲笔签名写了封给周总理的信,并由中国驻印度大使袁仲贤转交,这封签了名的信是由师昌绪、张兴黔一起送到华盛顿印度大使馆的。从印度转交的信件则更加仔细和正规,日期是1953年12月21日,署名人数共15人,内容包括信件的文本,一份备忘录,汇报了在美学生的活动以及可以采取的步骤等,附件是美国司法部扣留中国留学生命令的一个原件文本。这封信件至关重要,表明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之前中国学生已经把有关情况和证据都转回国内了,而且除提出请求交涉以外还让国内知道他们在美国坚持斗争直到胜利的决心。因此,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才能以美国空军战俘换回中国留美学者。

1955年春,美国公布同意回国的76名中国留学生名单,师昌绪名列其中,同时达成中美两国大使在华沙会谈协议,为中国留学生回国打开了大门,同年6月历经艰难险阻,35岁的师昌绪登上了开往香港的“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8月他和同伴们顺利地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半个世纪后,回忆起面对M·柯恩教授的挽留,师昌绪的态度依然坚决:“在美国,我是个可有可无的人;而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需要我”。

坚定信仰 为国科研

师昌绪始终坚持“做他能做好的一切和做好他所做的一切”。他的生命历程布满荆棘,但心系材料的赤子情怀,无论顺境逆境,始终不改。

回国后,师昌绪被分配到沈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后担任高温合金项目负责人、金属所所长等。当时,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他从中国既缺镍又无铬,又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实际出发,提出大力发展铁基高温合金的战略方针,并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1960年正是国家经济苦难时期。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不论条件多艰苦,师老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线解决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他几乎走遍全国的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帮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材料医生”。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研制出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大幅度地提高了航空发动机的性能。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歼击机即将投产,却没有可用的发动机,负责材料工艺的负责人荣科总工程师找到师昌绪,希望他能做出提高100°C的空心气冷涡轮叶片。师昌绪说:“美国人有了,我们一定可以有。”他接受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所有的资料只有别人画给他的一张空心涡轮叶片的外观草图。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仅用一年时间就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在实验室中做出了比美国难度更大的九孔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空心涡轮叶片,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开发该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40多年来大量应用于多种飞机发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定向、单晶等一系列材料,应用于我国各类发动机热端部件。

师昌绪认为,材料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还必须对国家工业生产做出真正贡献,因此他十分重视下厂推广。1975年,航空工业部将空心涡轮叶片的生产基地由沈阳410厂转移到位于贵州平坝的170厂。年近六旬的师昌绪带队赴贵州协助生产,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住的是最简易的招待所,吃的是发霉的大米,喝的是未经消毒的河水,夜以继日地工作了几个月,手把手地向工人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大大提高了该厂生产空心涡轮叶片的合格率,助力几百架军机翱翔蓝天。

国家需要什么,师昌绪就研究什么。除空心涡轮叶片外,师昌绪在铁基高温合金、真空铸造、金属腐蚀与防护、材料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领导发明的低偏析合金技术,在高温合金和合金钢的研制生产中获得应用,得到国际认同并获得国际材料学会联合会授予的“实用材料创新奖”。他是中国金属学会高温合金领域唯一的“终身成就奖”获奖人。

2011年1月14日,人民大会堂,万人齐聚,师昌绪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为其颁奖,师昌绪说“我的中国梦就是中国怎么富强,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信仰,这个信仰就是使中国强盛。”

爱管“闲事” 敢为人先

“战略”意味着前瞻性、系统性、长远性。战略科学家的思想不能仅局限于自己的专长领域,更要着眼于我国科技事业的全局。师昌绪认为,一个战略科学家应具有胆识、全局观念和勇于负责的精神。只要是我国的重大科技问题,师昌绪都走在前面,不发空论、实事求是,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两个“唯一”显示出师昌绪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986年2月,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使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师昌绪任副主任。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个新单位,师昌绪将组织人事关系转入基金委,成为基金委当时“唯一”在编的一位学部委员。1992年春,师昌绪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联名向中央递交了《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并作为中国工程院筹备组六位副组长中“唯一”的倡议科学家代表,起到了上下沟通、内外协调的关键作用。

师昌绪爱管“闲事”,但他管的都是本不归他管、别人不愿管,但又关乎国家利益的“闲事”。他常说,要想使祖国强盛,就要做别人不敢做的事。高性能碳纤维是发展先进歼击机和导弹所必需的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碳纤维研发几十年来一直“攻而不破”,被工业先进国家“卡脖子”,国防安全受到很大威胁。2000年,师昌绪决定要“抓一下碳纤维”。有人认为,这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劝他“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师昌绪不以为然,将这句话改写为“苦海有边,回头无岸”,并坚持说,“作为一个材料科学家,这个问题不解决,无法面对国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国家的科技事业依然是师昌绪最惦念的事。

从“材料人”到“战略科学家”,师昌绪的每一个脚步都踏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使中国富强是唯一的目的,只要是对中国有好处的,我都干!”以爱国精神为鲜明底色,以过硬的科研业务能力为坚实基础,以在科技管理咨询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应尽之责,师昌绪的一生充分展现了战略科学家的特质。

夕照青山 苍松不老

“每个人的时间非常短暂,经历也各不相同,但一个人的成长要具备4个重要因素。智慧体魄是基础,勤奋进取是动力,素质品德是保证,环境机遇是条件。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就得充实地过好每一天。特别是要做到不攀比,不记仇,不争名夺利,少想人事,多帮助人,心里永远是平衡的。不过,更为关键的在于自己的刻苦努力与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总结自己的一生,师昌绪说。

“迟暮夕阳余热暖,情真意切育英才。”这是师昌绪与夫人郭蕴宜合写的长诗《寻梦》中的两句。它充分体现了他一生热心材料科技发展,关心培养材料科技人才的真实写照。几十年来,他奖掖后学、爱护人才,培养了80多位硕士生和博士生,带出了一支科研业务能力过硬的攻坚队伍,他的学生中大多已经成为我国材料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

师昌绪院士80多岁的时候仍然耕耘不缀,每周工作均超过40小时,负责并承担着中国工程院多项重大工程项目的咨询任务,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与学会工作,并多次担任我国材料科技领域各大型学术会议的主席、名誉主席或顾问。2000年,他曾就我国出现的“纳米热”给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写了《纳米科学技术的现状及本人对我国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建议国家对“纳米科技”予以重视并指导协调使其有序发展,他的意见很快为国务院采纳。他还倡导并参与了我国高强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目前T300级国产纤维生产已立足国内。

熟悉他的人跟他说:“师老,您这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了,不要拼命工作了。”他却说:“正是能干工作的时间不多了,才要抓紧时间多干点。”

在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经验时,他语重心长地谈了感受:一是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二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相信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作为一个指挥者或领导者,要善于发挥和运用他们的长处;三是对水平的认识。师昌绪说:“发表论文固然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当我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工作后,就改变了看法。衡量水平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确切地说,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水平,不要拿自己所长去衡量别人之短,这样大家都能做到相互尊重了。”

师昌绪的一生,对人热心,对科研工作热心,对科普事业热心,对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更是关心。他谦逊、严谨、朴实、刻苦的品德,勇于面对挑战、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教育和影响了一大批材料科学领域的优秀科研和工程技术骨干,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和优良学风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就是对中国人巨大的鼓舞,他树立的丰碑必将激励新时代的青年更加奋发图强、刻苦钻研。